今日立冬,秋收冬藏

秋天的氣息已淡淡消去,一年中的最后一個季節來了。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歷十一月或八日,農歷十月初,一般可以理解為冬天的開始。
一、立冬的由來
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簡單了,“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糧入倉,菜入窖”,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了。
二、立冬的習俗
1、釀黃酒
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為“冬釀”,祈求福祉。
2、吃餃子涮羊肉
冬季草木凋零,萬物閉藏,人的飲食養生也進入“藏”的階段,即進補。俗話說:“冬天進補,春天打虎。”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餃子來源于“交子之時”,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立冬的規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屬溫補,有利五臟,五臟熱了,自然就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后來民間也熱衷此道,如老北京的涮鍋。
3、吃甘蔗
在廣東的潮汕地區,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飯。甘蔗能成為“補冬”的食物之一,是因為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
當然,立冬后天氣漸漸轉涼,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多穿點厚件衣物,睡前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由于氣候干燥,要注意多喝水補充水分,還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既能補充維生素,也能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