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skgke"></fieldset>
  • <ul id="skgke"></ul>
  • <ul id="skgke"></ul>
  • 加入收藏夾 設置首頁
    當前位置:首頁 >社會
    “向著勝利·尋跡廣西抗戰山河”特別報道①丨探訪欽州市欽北區板城鎮抗戰名村
    來源:廣西云 2025-07-22 16:15:43
    評論

    1937年7月7日,日本軍國主義蓄意制造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八桂大地,曾兩度被日寇肆虐。


    面對深重的民族危機,中國共產黨廣西地方組織堅決貫徹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領導和推動廣西各族人民抗擊侵略、救亡圖存,成為廣西全民抗戰的中流砥柱。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廣西云-廣西日報特別報道組深入廣西欽州、南寧、桂林等市,走進具有標志意義的抗戰遺址(舊址、紀念場所),挖掘廣西抗戰故事,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展示山河巨變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萬千氣象。


    報道組邀請文史專家及青年大學生共同參與,走訪廣西知名抗日村——欽州市欽北區板城鎮六蝦村、屯茂村,昆侖關戰役舊址,廣西學生軍抗日烈士紀念碑,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美國飛虎隊桂林遺址公園,三將軍殉職紀念塔和八百壯士墓,以及臨陽聯隊敵后抗戰紀念碑等,帶領讀者回望那段悲壯歲月,感悟一個偉大民族蘊藏的絕地重生不可戰勝的力量,激勵八桂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續奮斗。


    【現場探訪】


    一寸山河一寸血  人民抗戰建奇功——探訪欽州市欽北區板城鎮抗戰名村




    “我們六蝦村大勇,見到日本鬼進犯我欽邕,兄弟們拿起槍衛國保家鄉……”7月9日,在欽州市欽北區板城鎮六蝦村村史室,原村干、年屆八旬的韋侶源激昂唱響六蝦村抗日戰歌。鏗鏘的歌詞令人熱血沸騰,當年村民奮勇殺敵的壯烈場景仿佛就在廣西云-廣西日報特別報道組記者眼前。


    1939年11月15日,日寇從欽州灣登陸入侵廣西。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廣西沿海人民奮起抗戰,為勝利作出重要貢獻。六蝦村,正是其中一個閃耀著偉大抗戰精神的名村。


    六蝦村韋氏祠堂,高懸“忠勇可風”的牌匾


    (一)


    六蝦村位于欽州北部第一高峰古竇嶺下。采訪車行駛在板城鎮鄉間的水泥路上,窗外成片早稻已經成熟,遍野金黃,一派豐收景象。


    來到六蝦村,一座磚木結構傳統建筑,坐落在村子中央,房前國旗飄揚。這座建于1930年的建筑是韋氏祠堂,也是六蝦村抗戰及中共欽縣地下黨活動舊址,見證村民英勇抗日的光輝歷史。


    “大家看看,那里還有日本侵略者打進村里留下的幾個彈孔。”韋侶源朝祠堂外墻指去。大家目光所至,果然有幾個小坑。他說,2015年,政府撥款維修時,特意保留了墻上的彈孔。


    日本侵略軍為了截斷中國由廣西通往越南的國際交通線,在欽縣龍門和防城企沙登陸,很快占領欽州、南寧,并把欽邕公路必經的小董地區一個村莊作為據點,四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緊鄰該據點的六蝦村,頻頻被日軍洗劫。


    “侵略者的暴行,激發了村民保家衛國的決心和勇氣。”韋侶源介紹,村民韋調元、韋明宣、韋國山等人組織村中100余名青壯年,成立六蝦抗日自衛隊,帶領村民在村周圍修筑防御工事,挖戰壕,建閘門、碉堡、炮樓,筑圍墻、埋設竹尖和鐵叉,還不時主動出擊,襲擊日軍,打出了“火燒雞德嶺”“夜襲小董馬棚”等以少勝多的戰例。


    (二)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祠堂旁邊有一座村史室,里面陳列著不少抗戰實物:有自衛隊的大砍刀、獵槍等武器,還有繳獲的日本軍刀、鋼盔等戰利品,以及介紹自衛隊相關戰例的文圖。


    六蝦村原村干、年屆八旬的韋侶源展示抗戰的土制槍械


    1940年1月,日軍援兵沿欽邕公路由小董向靈山縣太平鎮方向行進,企圖馳援昆侖關被困日軍,被我國守軍在靈山四峽坳阻擊。1月11日和14日,六蝦村自衛隊接到命令,兩度在村邊的那花山阻擊增援敵軍,殲敵十多人,傷敵數十人,迫使敵軍改變行軍路線,為四峽坳阻擊戰和昆侖關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屢屢被六蝦村自衛隊襲擊,日軍惱羞成怒。1940年5月25日,日軍出動兵力1600多人,進攻六蝦村,試圖將其“拔掉”。


    “隊長韋調元做戰前動員時,鼓舞大家奮勇殺敵,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就是死了也不丟祖宗的臉!”韋侶源表示,隊員們抱著必死的決心,在附近屯茂村抗日壯丁團的支援下,與日軍激戰了一晝夜,數度打退敵人的沖鋒,打死打傷日軍百余人;而自衛隊亦有5名隊員在戰斗中犧牲,多人負傷。當自衛隊趁著夜色向古竇嶺轉移撤出戰斗,日軍把村民的房子當作出氣筒,放火燒了村子。


    在一個展柜前,韋侶源指著《六蝦村大勇》的抗日戰歌介紹,這首歌是村民為了歌頌先輩奮勇抗日的功績創作的,自己從小就會演唱。話音剛落,他激情洋溢地唱了起來。



    掃一掃,看韋侶源激情唱響抗日戰歌


    (三)


    日本侵略者分別于1939年11月至1940年11月,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入侵欽州,犯下了滔天罪行。


    在民族危難之際,欽州的中國共產黨員,與進步學生一起深入圩鎮、農村作抗日宣傳,號召人民起來保家衛國。像六蝦村一樣,當地板城鎮屯茂村、那覓村,那蒙鎮竹山村,長灘鎮新月塘村,新棠鎮屯林村和哥志村等村群眾奮起反抗,點燃了熊熊抗日烈火。他們積極支援前線,提供物資、情報;組織自衛隊和游擊隊,拿起武器開展游擊戰,配合我國軍隊毀路和殺敵,打擊日軍的有生力量,為配合全國奪取抗日戰爭全面勝利作出了貢獻。


    屯茂村抗日遺址,墻體上的射擊孔清晰可見


    屯茂村村民在炮樓遺址前向記者介紹該村抗戰故事


    當晚,報道組回到欽州市區。車行欽江兩岸,一座座橋墩正在拔地而起。為了確保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通航后經欽江的貨輪暢通無阻,該市去年開始對主城區的7座橋梁陸續進行提級改造。眼前的市區高樓林立,燈光璀璨,繁華的夜景宛如一幅流光溢彩的畫卷。


    今天的欽州,不僅是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城市,更是我國與東盟合作的前沿窗口。從抗戰烽火到和平建設,從歷史滄桑到現代繁榮,這座英雄城市不斷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大學生看抗戰】


    北部灣大學本科二年級學生傅昌平:

    “在這里深刻體會到了家國情懷”


    我對抗日戰爭的記憶大多來自書本和影視作品。當我走進欽州市欽北區板城鎮六蝦村抗日舊址——韋氏祠堂,觸摸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內心無比震撼與感動。這座祠堂,從一個宗族的活動場所,成為抗戰和革命的基地,讓我深刻體會到什么是家國情懷。


    韋氏祠堂建于1930年,原本是韋氏族人祭祀祖先、凝聚宗族情感的場所。然而,1939年日寇鐵蹄踏破欽州的寧靜,這座祠堂的命運也隨之改變。面對日軍的燒殺搶掠,六蝦村村民沒有退縮,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以祠堂為指揮部,自發組織抗日自衛隊,與侵略者展開殊死搏斗,譜寫了一曲壯烈的廣西民間抗戰之歌。


    祠堂的每一塊磚瓦、每一寸土地,都見證了村民們保家衛國的決心。他們用簡陋的武器,對抗裝備精良的日軍;用樸素的信念,守護著腳下的土地。祠堂中一塊寫有“忠勇可風”四個大字的牌匾,是對六蝦村抗日自衛隊英勇事跡的高度概括。


    望著祠堂斑駁的墻壁和村史室展陳的武器與戰利品,我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有責任銘記歷史,傳承偉大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六蝦村的抗戰故事,將永遠激勵著我,在和平年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六蝦村村民向前來參觀的大學生講述抗日故事

    【對話】


    彰顯人民抗戰的磅礴力量


    記者:欽州作為廣西抗日的重要戰場,留下了眾多抗戰遺址(舊址、遺跡)。結合欽北區板城鎮六蝦村、屯茂村抗日戰斗史實,談談您對欽州人民抗日歷史的評價?


    欽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大新:欽州抗日斗爭中,人民的力量十分偉大,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反映了欽州人民不怕犧牲、抵御外侮的英雄精神。歷史上,馮子材、劉永福曾率領欽州子弟兵擊敗法國殖民侵略軍,這份英勇無畏的精神基因在血脈中代代相傳。1939年11月日寇入侵時,欽州人民再次挺身而出,延續了抵御外侮的不屈風骨。其二,體現了人民抗戰的磅礴力量。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村民們組建抗日團隊,手持簡陋武器毅然沖鋒陷陣,在殊死搏斗中以血肉之軀筑起防線,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民抗戰的意志和力量。其三,響應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全民抗戰號召,夯實了欽州革命基礎。戰斗中,全村男女老少齊動員、共抗敵的壯闊場景,喚醒了無數先進青年,為后續欽州的革命和解放戰爭播撒紅色火種,積累了進步力量。


    記者:欽州對抗戰遺址(舊址、遺跡)的保護,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


    王大新:欽州市現存的抗戰遺址(舊址、遺跡)有40多處,包括戰斗遺址遺跡、重要事件遺址遺跡、人物故居、烈士紀念碑等。2021年,欽州市的第一批十大黨史教育基地有9處是與抗戰相關的。每年清明、七一、抗戰勝利紀念日等重要節日,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校都會組織人員到這些紀念場所開展活動,緬懷革命先烈、銘記歷史、傳承偉大抗戰精神。2024年,各類紀念場館和欽州市十大黨史教育基地共接待各級黨組織、群眾、學生團體625次,約5.2萬人次。


    記者:為保護好、運用好抗戰遺址(舊址、遺跡),您建議從哪些方面加強?


    王大新:一要加強資金投入。針對專項資金短缺導致的遺址、設施年久失修等問題,需多方籌措資金,彌補地方財政支撐不足的問題。二要加強宣傳推廣。針對部分年輕人對本地抗戰歷史了解不深、遺址教育功能未充分發揮的問題,通過開展主題宣講、制作融媒體產品創新宣傳形式,提升群眾對本地歷史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讓遺址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課堂。三要加強文旅融合。針對多數遺址與產業發展結合度低的現狀,通過打造紅色旅游線路、開發研學項目等方式,使遺址在發揮政治教育功能的同時產生一定經濟效益,讓當地村民有更多獲得感。


    【感言】


    作為抗日自衛隊的后人,我感到無比自豪。爺爺的故事,是我們家族最寶貴的財富。雖然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百姓,但我一直教育子女要以先輩為榜樣,腳踏實地,為國家的發展盡一份力。

    ——六蝦村抗日自衛隊員韋奏夫孫子韋猛源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將堅守教育初心,用心教書育人,將偉大抗戰精神融入課堂,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六蝦村小學教師方海花


    2025年7月22日報紙版面


    掃一掃,看專題




    作者:

    編輯:李書文

    記者:

    評論

    文明上網 理性發言

    登錄
    全部評論 0條評論
    加載中...

    請先登錄

    取消
    確定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AV波多JI|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亚洲中文字幕AV在天堂| 亚洲a在线视频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婷婷亚洲天堂影院|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