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喀斯特崖壁的石洞中成功育雛出巢。令人驚嘆的是,這對“愛情鳥”伴侶已連續七年選擇在這處高崖石洞筑巢育雛,堪稱自然界中的“模范夫妻”。
冠斑犀鳥因其終生只尋覓一次配偶、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習性,而被譽為“愛情鳥”。它們對棲息環境要求極為苛刻,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南部及廣西南部。尤其在喀斯特地貌的陡峭崖壁上進行繁殖的情況,實屬罕見。
雌鳥啄開洞口泥土。
雛鳥嘗試出巢。
自2019年以來,這對犀鳥每年都在同一崖壁石洞成功繁殖1-2只幼鳥,目前已成功繁殖出12只。每年4-7月繁殖期,雌鳥進入崖壁石洞,雄鳥在外守護。它們會用泥巴封住洞口,僅留一條縫隙用于投食和排泄。雌鳥專心產卵孵化,雄鳥則每日外出覓食,為雌鳥和雛鳥提供充足食物,直至雛鳥羽翼豐滿、破巢而出。2020年,保護區首次完整記錄了這一全過程,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雛鳥展翅飛翔。
恩城保護區管理中心主任李文華表示:“隨著群眾護鳥愛鳥意識增強,冠斑犀鳥的生存環境大為改觀,如今它們見到村民和游客,不會驚惶而逃了。”
近年來,恩城保護區管理中心通過加強監測、保護棲息地、開展科普宣傳等措施,為冠斑犀鳥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當地村民護鳥愛鳥意識不斷增強,為它們創造了更加安全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