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在京組織召開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陣地》看片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廣西廣播電視臺相關負責同志以及多家重點網絡視聽平臺、專家學者和媒體代表共同參會。
看片會現場播放了電視劇《陣地》片花集錦,該劇主創團隊代表分享了創作背景與心得,網絡視聽平臺代表暢談觀劇感受,專家學者和媒體代表也從專業角度進行了深度點評。
該劇總制片人嚴從華介紹:《陣地》以“文化抗戰”為敘事主線,聚焦夏衍、郭沫若、田漢、巴金等200多位文化名人,在民族危亡時,毅然投身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文化戰線,以筆墨作刀槍,激發全國人民抗戰熱情,投身抗戰。該劇劇情張力十足,演員陣容強大、制作水準精良,力求讓觀眾沉浸體驗那段崢嶸歲月,進而致敬先輩風骨,傳承歷史記憶。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何天平認為,電視劇《陣地》的推出,具有行業引領價值和突破意義。其創新了藝術表達,在填補題材空白、地域風格呈現與社會影響延伸等方面表現出色,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提供了有益借鑒,樹立了精品劇作新樣態,并形成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創作方法。
《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編輯牛夢笛認為,該劇填補了全景式展示文化抗戰電視劇的空白。它刻畫了抗戰時期的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從傳統文人轉變為救亡圖存的文化戰士的精神蛻變,不僅傳遞出文化抗戰的巨大能量,更深刻折射出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文化基因。通過對知識分子群像塑造和思想轉變的細膩刻畫,凸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統一戰線的重要作用。
與會專家和媒體代表一致認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不應止步于“應時”和“應景”、“數量”和“規模”,更應通過扎實的敘事與情感連接,讓歷史照進現實,發揮文化啟迪作用。電視劇《陣地》以文化人抗戰為視角,手法新穎、代入感強,在還原歷史的同時關照當下,深化了觀眾對文化安全與文化自信的認識。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濱夙表示,電視劇《陣地》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精心打造的重點劇目,也是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文化抗戰”主題的重要影視實踐。該劇通過回溯1938至1944年間,周恩來、李克農、夏衍等共產黨人團結帶領桂林文化名人以筆為戈、以舞臺為戰場的感人故事,構建回望抗戰歷史的新視角,拓展了抗戰敘事的表現形式。
該劇將于近期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