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從明年4月1日起,四川將全面實施“亮碼入企”,未按規定出示“天府入企碼”的,企業有權拒絕接受檢查。
涉企行政檢查是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的重要方式,對預防和糾正違法行為、引導企業合法經營、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天府入企碼”以數字化手段推動涉企行政檢查全程透明、全程留痕、全程可溯、全程監督,力圖從根本上遏制重復檢查、多頭檢查、運動式檢查、以觀摩等各種名義變相檢查等亂檢查行為,以實現規范行政檢查和督促執法部門“當嚴則嚴、應檢盡檢”的雙目標。
過去,涉企檢查往往存在重復式檢查、碎片化監管等突出問題,不僅徒增企業迎檢負擔,更嚴重影響了行政效能。“亮碼入企”的革新之處在于整合檢查事項、統一檢查標準、規范檢查程序,大刀闊斧砍掉重復冗余環節,將寶貴的時間真正“還給”企業,使其得以輕裝上陣、專注發展。
“亮碼入企”要求行政執法人員進入企業檢查時必須掃碼亮證,相關信息自動備案,實現檢查內容“一碼明晰”、企業情況“一碼掌握”、重復檢查“一碼預警”。這一舉措將執法過程置于陽光之下,既規范了執法行為,也保護了企業合法權益。這種模式給涉企行政檢查做“減法”,實質上就是為營商環境做“加法”。當“規定+科技”的強心劑注入行政肌理,剛性檢查便悄然生長出服務枝芽,掃描的不僅是一個即時生成的二維碼,更是地方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
優化營商環境并非靠政策堆砌,而應從企業需求出發,以“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為核心,實行精細化管理。各地應結合工作實際,將制度創新與技術賦能相結合,因地制宜推廣“亮碼入企”管理模式,通過技術手段最大限度減少入企檢查頻次,提升監管透明度和協同性,實現監管與服務并重,進一步釋放經營主體活力。
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亮碼入企”不僅是技術手段的迭代升級,更是治理理念的深刻革新。它清晰折射出政府角色從“管理者”向“服務者”的積極轉變,這枚小小二維碼所傳遞的溫暖,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切切實實的便利,更為優化營商環境增添了沉甸甸的厚度。傳遞這份可感可知的溫度,正是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