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殼翻飛,蒸汽升騰!走進廣西欽州皇馬工業園,臨海冷鏈加工基地內蝦香四溢,生產線滿負荷運轉。依托得天獨厚的北部灣海產資源,這個日加工熟蝦30噸、年產值突破億元的項目,不僅將“欽州味道”送往全球餐桌,更成為帶動就業的強勁引擎,600多個“家門口”的崗位,穩穩托起周邊村民的幸福生活,為區域經濟注入澎湃動能。
熟蝦生產線每天可加工對蝦30噸。 圖均為記者 敖帥昌 梁 生 攝
日前,記者在現場看到,生產線上機器轟鳴,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專注而熟練地操作著,從活蝦清洗、蒸煮、降溫、冰浸到精細分揀,一道道工序緊密銜接。經過這些標準化的處理流程,原本鮮活的對蝦最終被高效地分裝成一盒盒色澤誘人、品質上乘的成品熟蝦,整裝待發。
廠長蘇林光向記者介紹:“我們加工所用的原料蝦,主要依托北部灣地區豐富的海產資源,來自北海、欽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其中欽州是核心供應地。單就熟蝦生產線而言,目前一條線一天的加工能力就達到30噸,基地4條生產線年加工能力達10000噸。我們會根據國內外不同市場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將產品精細分裝成多種規格,比如常見的250克、350克、400克盒裝等。8月中旬,我們的金鯧魚生產線也將開足馬力投入生產。”
該基地于今年4月底正式投產,目前已建成并運行4條現代化的生產線,包括2條熟蝦線、1條金鯧魚線和1條蝦滑線以及一個剝蝦車間。廣西自貿區臨海供應鏈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徐煒明介紹,“核心產品熟蝦、包冰金鯧魚、蝦滑、蝦仁等,憑借穩定的高品質,在市場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競爭力。”
徐煒明表示,基地的產品銷售網絡已覆蓋全國,正積極拓展海外版圖。“今年,重點將金鯧魚產品推向東南亞市場,進一步打響品牌知名度,提升國際影響力。這4條高效運轉的生產線,年產值預計突破億元大關。”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該基地在促進地方就業方面發揮了顯著的“穩壓器”作用。徐煒明說:“目前工廠已吸納了300余名員工穩定就業,當所有生產線實現滿負荷運轉時,用工規模更可突破600人。” 這些就業崗位主要惠及基地周邊的村鎮居民,為當地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的機會,有效緩解區域就業壓力。為激發員工積極性并保障合理報酬,基地采用了“計時+計件”相結合的靈活薪酬模式,真正實現多勞多得,讓員工的付出得到及時且公正的回報,從而形成了穩定、高效的生產隊伍。
工人在生產線上按照不同規格分揀熟蝦。
作為欽州推動海產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的重點項目,臨海冷鏈加工(皇馬)基地集海產品精深加工、標準化包裝、現代化冷藏儲存于一體。該基地充分利用了欽州作為沿海城市得天獨厚的海產資源優勢,通過引入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管理理念,致力于開發多元化、高附加值的海產加工產品,有效填補了當地現代化、高端化冷鏈加工的空白,顯著提升了海產品的經濟效益,有力地帶動了欽州上游海產養殖行業的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從而構建從“養殖”到“加工”再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為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就業穩定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