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5年“網眼看欽南百香果特色產業發展”網媒網友參觀采訪活動開啟。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主辦,欽南區委宣傳部、欽南區水果產業發展中心承辦,活動邀請駐欽及市直新聞媒體記者、網站編輯與區內外網絡名人代表組成采風團,通過實地參觀采訪,進一步了解欽南區百香果特色產業發展情況。
【科技來助力,產量有保障】
網媒網友們走進欽南區沙埠鎮百香果無病毒苗木基地。這里,是“欽果9號”的誕生地,也是欽南百香果產業蓬勃發展的“動力引擎” 。
種子培育區、育苗區、成苗區……各個大棚分布合理,幾名工人正在給苗木進行嫁接作業,十指翻飛間,一株株苗木便完成了扦插。
“好苗才能出好果”,科技是百香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據廣西欽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福斌介紹,為推動傳統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欽南區探索合作本土新農人,聚焦品種“芯片”關鍵,成功培育高附加值的“欽果9號”黃金百香果,實行育、種、銷全周期管理,創新聯農帶農模式推廣種植。2024年以來欽南區新種植“欽果9號”百香果10000多畝,最高畝產5000斤,育苗超2000萬株,產業總產值達2.8億元以上。2024年4月“欽果9號”獲國家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授權保護。
△廣西欽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福斌
如今,該品種還在不斷迭代升級。欽南百香果科技小院正繼續深化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廣西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進百香果病毒檢測、新品種選育與推廣工作。
【“黃金”掛滿枝,農戶笑開顏】
在欽南區犀牛腳鎮百香果種植核心區,網媒網友通過采訪當地種植合作社、種植戶、采購商等,深入了解百香果產銷情況,探訪百香果特色產業如何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在欽南區犀牛腳鎮百香果種植核心區,連片的綠色藤蔓便沿著支架攀爬成海,飽滿的金綠色果實垂掛其間,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果香。
小小百香果,是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甜蜜果。“今年的產量比去年增長了百分之三到四十左右,價格和去年差不多,還是比較穩定的,收入在逐年提高。”欽南區隆輝百香果基地負責人蘇輝鑒高興地介紹他的百香果基地今年的生產情況。
據了解,欽南區百香果種植面積1.9萬畝,主要分布在那麗鎮崩塘、那麗嫦娥垌村,那思鎮那京、定蒙、牛竂水村,那彭鎮彭新、屋背、青湖村,久隆鎮青草村、水鋪、平新村,沙埠鎮分界、油埠、沙埠村,犀牛腳鎮西寮村、船廠、犀牛腳村及烏雷社區等。百香果畝產1-2.5噸,欽南區一年育苗、出苗1000萬株以上,一畝百香果種200一300株,種植一畝百香果成本5000—8000元(不包地租)。
依托“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欽南區引導農民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百香果。同時,為解決銷售問題,欽南區水果產業發展中心持續深化“訂單農業”模式。通過與銷售企業緊密合作拓寬銷路,引導企業與農戶簽訂保底收購訂單,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通過示范效應帶動更多農戶參與,形成規模種植效益。其中那思鎮定蒙村、犀牛腳鎮犀牛腳村依托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讓村民以土地、勞動力等方式入股,實現收益共享。
【鏈條再延伸,產品更增值】
在欽南區臨港工業園百香果園AI智能分選倉欽南倉,記者看見幾名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分揀線上進行倒果、巡檢等工序,一顆顆飽滿圓潤的百香果順著傳送帶次第而入,經過自動分揀線的“智慧把關”,果王、特大果、大果依次“列隊”,隨后光鮮亮麗進入包裝環節。
“去年我們引進AI智能分揀線,對百香果進行智能化分級包裝、運輸,大大優化升級了產業鏈供應鏈。”廣西欽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福斌介紹,當前,AI智能分選倉一天的生產量達到10萬斤。
產業融合是延伸價值鏈的關鍵。欽南區聯合了北部灣大學等科研院校,投入精深加工創新,開發高附加值產品(果籽提取物、功能性飲品),延伸產業鏈。同時,為破解次果滯銷難題,欽南區引進百香果加工企業,年加工量可達100噸以上。
品牌建設是制勝未來的關鍵。欽南區完成注冊“欽果香戀”“欽果欽城”“源雙標”等品牌,并加大“三品一標”認證和“廣西好嘢”桂字號品牌推廣力度,多維度提升品牌影響力。
未來,欽南區將引導龍頭欽果農業繼續秉承科技賦能、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為百香果產業的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